年底工作量激增 职场人易陷入“职业疲劳”

时间:2023-12-27 19:15:39
年底工作量激增 职场人易陷入“职业疲劳”

年底工作量激增 职场人易陷入“职业疲劳”

职业疲劳VS职业倦怠

关于职业倦怠问题,近年一直备受关注。职业倦怠又叫做“职业枯竭症”,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,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、能量被耗尽的感觉,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,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。职场人士工作了3-5年,通常是职业倦怠的爆发期。

而职业疲劳职场人员在工作重压之下,所体验到的身心疲惫、能量被掏空的感觉,更有甚者,还会感觉职业枯竭,工作麻木,再也激不起一丝涟漪。据调查,从行业来看,白领、教师、医生以及媒体从业者的患病率比较高;从个性角度讲,具有敢于冒险和迎接挑战、独立性强,并且不容许自己或他人失败等人格特征的人也容易陷入职业疲劳。它具有阶段性、周期性的倦怠,最明显的症状之一,是对工作实行“拖”字诀,拖拖拉拉就是不想完成。

单看这样的定义,是不是难以区分?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陈宁解释,可以从两者的调节方式上去看。疲劳是可以通过休整、读书充电、放松身心来调节恢复的,闯过“年关”,工作热情就可以复活;倦怠是个更大范围上的概念,不是放松就可以重拾激情的,心理倦怠多于身体疲劳,往往需要自我判断,审慎考虑是否需要另行择业。

疲劳的你,倒在何方?

职业疲劳周期和人的生命周期一样,有一定规律可循。对任何一个从业人员来说,到了一定的时间它是必然要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出现。我们到底为什么如此疲劳?人力资源专家对产生原因做了一个归纳,我们可以自我审视一番。

主观原因

重大的挫折、打击或挫折打击的长期叠加

工作的不顺利,会不断给人不同程度的挫折和打击,令人怀疑自身的能力,自信逐渐降低,并且不断为自己的失败和工作不力找借口。

攀比心态作怪

工作时间长了,同行之间的交流、对比也会增加,见到同行职高薪厚,失了平常心,抱怨越来越多,心态逐渐由波动发展到失衡。

工作多年,进步不大

以前业绩优秀的职员,面对公司(社会)和家庭的多重压力难以调整。

客观原因

重复的工作内容

重复劳动在内容上缺乏新意,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已取得的成绩已不再兴奋。但企业不断发展,对职员的要求会不断提高,缺少正确的引导和鼓励,职员缺乏提升专业水平的动力。

操作、管理上的负面因素长期存在和一些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

由于沟通、理解以及思想工作的不畅、不到位,从业人员逐渐认为公司的制度不利自己的发展,部门领导的某些处事原则、行为作风使自己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差,而且看不到有改善的迹象。这样的管理会让职员对企业、部门、领导的信赖度逐渐降低,从而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。

工作要求提升

职场人士凭原来的技能和付出,越来越难以满足和完成新的工作要求和更高的业绩目标,而导致对工作失去信心,产生麻木的工作态度。

四招赶跑职业疲劳

职业疲劳,一方面是来自于自我内部压力的疲劳,另一方面,如果长期从事自己能力过剩的工作,也会使人心生厌倦。而到了年底是最容易产生职业疲劳感的时期。人力资源专家建议我们,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做一些调整。

职业目标要合理。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比如工作的年限、工作的能力、自己的兴趣爱好,并结合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。

多方支持很重要。多与人交流沟通,多和精力充沛、充满活力的人相处,有一个固定的“亲友圈”,可以帮助自己跳出困境,以饱满的姿态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。

提升综合能力。针对自己的岗位要求及任职资格,有效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,增强自己的职业含金量,是突破瓶颈的最终方式和手段。

认识“职业发展规划不会一次完成”。我们的无力感,通常来自于我们总是希望一步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,而事实上,职业规划并非一次就能完成。我们要改变对规划的看法,把它看做经营自己未来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。

职业疲劳主要是身体上的疲累,当你对工作产生疲劳感时,应该静下来思考自己擅长什么,期望得到什么,工作没做好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方向偏差。在生活中多培养其他兴趣,有业余爱好作为“第二职业”,更能激发个人的潜力,重拾自信,将延缓自己的职业寿命。如果有条件的话,应该申请休息几天,多跟朋友和家人共度快乐时光,或者多做运动,锻炼身体,对放松身心、调整心态更有益处。

当然,作为企业,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,刺激不同员工的工作动力。

《年底工作量激增 职场人易陷入“职业疲劳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